18歲,李勇懷揣軍人夢參軍入伍;退伍后,李勇扎根基層,為村民謀求幸福生活。在部隊的他,是優秀士兵;回鄉村的他,是銅山區漢王鎮人大代表、北望村黨總支書記。身份變了,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始終未曾改變,軍人的特質也時刻彰顯。
視角敏銳為民謀利 領辦實事富民增收
在徐蕭路南側、繞城高速東側,有2000余畝閑置用地。為了更好地開發利用這塊閑置土地,李勇等人大代表及村干部多次實地考察,認為該地塊適合發展農業類項目。經多番聯系協調,村里將這塊土地對外承包,用于種植玉米、大豆、小麥等糧食作物,給全村帶來每年100萬余元的收益。
蔬菜種植是北望村致富的一項典型又傳統的項目,村里地多人少,唯有加快產業結構調整,才能實現富民增收。李勇廣泛收集社情民意,將發展有機蔬菜大棚作為黨總支領辦集體產業項目。今年,北望村承建有機蔬菜大棚50余畝,預計增加集體收入100萬余元,解決本村勞動力就業100余人,并打造成農業示范項目。
作風沉穩臨事不懼 日常工作雷厲風行
未來城、萬悅城兩個小區權屬關系復雜。李勇以一名軍人的果敢堅毅,主動到城市社區取經,密切聯系兩個小區所屬派出所、物業服務企業,和其他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前往兩個小區實地考察、座談研究,為小區物業管理等問題把脈開方,提出意見建議,同時督促北望村積極承接相關職責,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,當好管理“牽頭人”,不斷提高服務小區居民能力。
在自建房隱患及農戶改善意愿摸排工作中,李勇等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和村干部走村入戶,排查是否存在墻體開裂破損、墻基不穩、地面滲水等安全隱患。不定時對排查整治工作進行調度,掌握房屋建筑層數及面積、使用功能、安全狀況等基礎信息,真正做到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區。
民生實事記心間 疫情防控守一線
李勇在北望村人大代表工作站接待選民的時候,了解到群眾對廁所改造的迫切訴求。他立即向鎮人大主席團及鎮黨委報告,相關人員第一時間對北望村公廁改建問題進行專題調研,詳細分析每個改廁方案,達成一致意見后,迅速實施。目前,村內19座公廁已經全部完成提檔升級。同時,為了更好地節約水資源,廁所的改水工作也在迅速推進。
漢王鎮人大代表當中有鎮村干部、企業負責人、老黨員、普通群眾等,疫情防控期間,鎮人大代表們慷慨解囊、無私奉獻,為疫情防控一線捐贈各類愛心物資。數輪全員核酸檢測,代表們奔走在第一線,踐行初心、履職為民。
“李勇總是把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以身作則,盡心盡力做好事、實事?!币晃淮迕裾f。本報記者 胡明慧 通訊員 李春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