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江蘇網9月26日訊 9月25日,志愿者王宏偉去南京博物院“上班”,做最熱門的“法老·王展覽”講解員。隨著前兩天南博官微對志愿者的一條熱門推送,王宏偉快成網紅了,觀眾跟帖問:王宏偉什么時候解說?
這位黨報文化記者盡量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,每周去南博做一次講解。記者、大學老師、畫家、設計師、文博工作者、科研工作者……這些高素質志愿者組成引人矚目的“南博藍”。
做志愿者,在江蘇已成社會風尚?!爸驹附K”平臺顯示,全省已有992萬志愿者登記注冊,注冊志愿服務組織20841個,今年以來,發布志愿服務項目53405個,服務時長累計7447246小時。
志愿嘉年華匯聚公益資源
一場頗具創意的“志愿嘉年華”剛剛在南京落幕。
9月3日-4日,首屆江蘇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在南京舉行。435個優秀項目展示,390多家志愿服務組織參展,參與活動人次近5萬……從南京藝術學院到古林公園的活動現場,青春活力涌動,深情大愛洋溢,這樣的“志愿嘉年華”全國鮮見。
省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,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,社會志愿服務訴求日益強烈,他們調研發現,一些個人和企業有參加志愿服務的意愿,但找不到參與的渠道和好的項目;一些志愿服務組織想開展項目,但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,有時也摸不準需求。舉辦“志交會”,就是解決信息不對稱,推動志愿者、項目、資源等要素的有效對接。會上,愛心企業、慈善基金、社工機構、愛心人士與志愿服務項目提供方洽談交流,最終390多個項目對接近3120萬公益金。
江蘇奧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全國優秀志愿服務組織“揚州廣電新聞女生志愿服務團”一起,長期支持和參與志愿服務。2013年至2015年,他們捐贈80多萬元,資助關愛留守流動兒童和貧困小學生項目。今年,奧邦集團聯合“新聞女生”成立“揚州市浙商會兒童救助基金”,先期意向出資53.4萬元,其中20萬元用于資助“2016新聞女生秋季助學行動”項目。
常州市“小黃鴨的奇幻漂流”是主要關注水環境資源保護的公益志愿服務項目。通過小朋友認養“小黃鴨”,在參與水上游戲的同時關注水環境,提高水資源保護意識。首屆活動就有2萬只小黃鴨被領養,近5萬人現場參與。本次“志交會”上,九洲新世界現場資助30萬元。項目代表丁娟芬說,善款將用于組織第二屆“小黃鴨的奇幻漂流”活動,活動所募集的善款將全部捐助公益環保項目。
省文明辦表示,江蘇將把“志交會”打造成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的平臺,實現從“政府單一投入”向“社會多方參與”的轉變,推動志愿服務常態長效。
項目化運作塑造品牌影響力
本次“志交會”展示的優秀項目是從全省3500多個項目中遴選出來的。在江蘇,志愿服務從運動式、應景式的大規?;顒愚D變為從社會需求出發的常態項目,像毛細血管一樣浸潤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,一些優質項目已具備一定的品牌影響力。
殘障群體是很多公益項目的重點關注對象。南京鐘山學院英語老師張軍2012年起參加金陵圖書館“朗讀者”公益項目,為視障群體及其他人群錄制有聲閱讀書籍。金陵圖書館現有8000名張軍這樣的朗讀志愿者,服務內容從單純“獻聲”發展到線下活動及“盲人劇場”。項目工作人員說,圖書館開發積累聲音文獻,為公眾服務,同時向盲校學生等有需求的群體免費贈送有聲讀物。
扶貧濟困,是公益組織的“傳統經典”。新學期伊始,新華報業傳媒集團“水滴公益”項目負責人劉霞剛與省內15個愛心家庭從貴州貧困山區回來。他們此次走訪的困難家庭學生信息向社會公布后,已全部得到捐助?!八喂妗焙诵倪\作成員10人,志愿者1000多名,去年11月創辦以來,已成功策劃、舉辦數十次公益行動。他們為環衛工舉辦過“一個保溫杯”募集行動,為拉薩貧困兒童舉行過“愛的包裹”募集;今年開展的“為山區孩子建圖書館行動”,已為玉樹、貴州的3所小學建立鄉村圖書館。
常州圍繞市民的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策劃開展全民參與的系列公益志愿活動,如“衣衣不舍——二手衣回收計劃”“一袋牛奶的暴走”,把志愿服務與健身行走、舊衣回收、兒童游樂相結合,讓志愿服務更貼近生活、更時尚、更好玩,讓市民受到奉獻、愛心精神的熏陶。
省文明辦表示,志愿服務項目化,是把自發的零散的志愿服務活動,以項目形式固定下來,從群眾需要出發,建立常態長效的服務模式。今后要依托志交會平臺,引入第三方志愿服務咨詢機構從項目需求設計、實施過程、實施效果全程督導,培育一批社會關心、群眾需要的志愿服務項目,推動其專業化、科學化發展。
制度保障促志愿服務豐茂生長
江蘇奧邦集團董事長林在玨對“志交會”的一大感觸是,政府搭建平臺對接資源,江蘇志愿服務制度環境領先全國,堅定集團支持志愿服務事業的信心與決心。
在志愿服務事業發展中,江蘇各級黨委政府把握好角色定位,堅持社會事業社會力量辦,在政策支持、志愿理念傳播時“不缺位”,給足陽光和空氣;在項目設計、平臺搭建時“不越位”,留好空間,讓志愿服務豐茂生長,進入發展快車道。
江蘇將志愿服務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行戰略部署。2013年,省委、省政府將“注冊志愿者占城鎮人口比例”納入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,作為地方黨政考核內容;2015年,省文明委把“志愿服務普及行動”列為道德風尚高地建設七大行動之一。各級財政將志愿服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,省、市公益創投大賽向志愿服務組織敞開懷抱。各地在資金支持、組織扶持、培訓管理、志愿者嘉許激勵等方面出臺政策,推動志愿服務快速發展。
南京設立志愿服務專項資金1000萬元,用于支持志愿服務站點運行、文化傳播等,把“志愿之城”建設落到實處。無錫公益組織孵化園通過人才引進、智力支持,培育一批樞紐型、領軍型社會公益組織。南通出臺江海志愿者禮遇八條、張家港出臺志愿者禮遇十條,從精神和物質層面給予志愿者嘉許。
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,江蘇建立全省統一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——“志愿江蘇”平臺,為志愿者注冊登記和服務記錄提供信息化載體,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開展志愿服務。
一個志愿者就是一盞明燈,全省千百萬志愿者托起整個社會的文明高度,讓江蘇大地更有溫度,讓文明江蘇更有顯示度。本報記者王曉映